教育热点网 > 自考 > 社会信任存在困 境,但并未恶化到危机的程度

社会信任存在困 境,但并未恶化到危机的程度

发布时间:2011/10/18来源:教育热点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对话中国首部《社会心态蓝皮书》主编王俊秀博士:

    早报记者 卢雁

    “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陌生人也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

    这是美国知名学者弗里德曼关于“陌生人社会”的一段经典描述。而中国社会也“正在由传统的、乡村社会的‘熟人社会’逐渐演变为‘陌生人社会’”,社科院在今年发布的中国首个《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如此描述。

    从过去的“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首先是一种进步。这意味着经济规模扩大、人员流动性增强、公共服务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到2010年底,全国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已有20多个,其中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人口已达2000多万。

    而《社会心态蓝皮书: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也指出,进入陌生人社会后,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社会信任困境”。该蓝皮书主编、主要撰稿人——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博士、副研究员王俊秀昨日在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社会陷入了“信任困境”,“人际信任和机构信任整个不乐观,我们的调查结果是刚够及格水平。”

    该蓝皮书课题组2010年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的社会信任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三市社会信任总体得分仅为62.9分,到了信任的底线,即“低度信任”的最下限。“市民的特殊信任程度高,而普遍信任程度低,不适应以生人为主的工商社会生活,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制度、规则、机构等的信任和对契约、规范等的遵从。” 王俊秀认为。

    人民日报今年9月在一篇《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的文章中也指出,在陌生人社会,互不信任增加了社会运行的成本,也让人的情绪变得负面。一方面对陌生人处处提防,认为这是让自己利益免受伤害的必要方式,另一方面抱怨“人性冷漠”;一方面指责他人“麻木不仁”,另一方面又提醒亲人朋友遇事少“出头”。这种纠结也提示,在从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重构社会信任这一课题。

    温家宝总理今年4月也曾在一次讲话中,就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痛心疾首地指出:“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从几年前的“彭宇案”,到今年的“许云鹤案”,再到这几日的佛山“小悦悦”事件,社会舆论再次将“信任危机”、“道德滑坡”推上风口浪尖,不过,尽管王俊秀认为“现在还看不到有什么特别有效的办法去解决”,但他不认为社会信任问题已经恶化到了危机的程度。

    人民日报文章也认为,“陌生人社会”并不必然伴随着冷漠。该文称,如果说在“熟人社会”,日常生活更多地可以通过道德来实现自律和他律,那么在陌生人社会中,彼此不熟悉、人员流动性强等因素会削弱道德的他律作用。当完全陌生的两个人相处并涉及种种复杂的利益时,道德是否缺席是谁也拿不准的事。核心的任务当是树立起法制的权威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让人们对法律“惩恶扬善”的功能有信心,进而自觉按照规则和公共精神办事。

    王俊秀持类似观点,他认为,解决社会信任困境的前景,是从制度上去约束公权力和机构,“如果公权力能够起到中介的作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会培养出来”。

责任编辑:(教育热点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