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媒教育热点网 > 基础教育 > 实践追踪助成长,专业赋能促发展——学院赴北京中学高中部开展新任教师追踪指导活动

实践追踪助成长,专业赋能促发展——学院赴北京中学高中部开展新任教师追踪指导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1来源:联媒教育热点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2025年10月28日上午,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于永强、教师专业发展中心主任张东、带领语文、数学、化学、地理学科培训教师和政治学科兼职培训教师,走进北京中学高中部,开展2025年朝阳区新任教师追踪指导活动。北京中学党委书记何剑雄、教学副校长周端焱及新任教师代表参与此次活动。

追踪指导活动按照“听课-交流访谈-集中反馈”流程进行,旨在聚焦新任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培养实效,通过深度调研与精准指导,助力新任教师夯实专业基础,推动学校校本研修质量提升,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指导与赋能。

北京中学语文教师刘凌序、数学教师齐青华、化学教师张驰、生物教师袁娜娜、政治教师刘淑琦、地理教师张馨月分别作《古诗鉴赏专题复习》《函数的应用(一)》《电离常数的应用》《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必修一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锋与天气》课堂展示。教师发展学院指导教师在课后进行了一对一针对性学科指导。

在集中听取学校汇报与反馈环节,北京中学教学副校长周端焱首先介绍了学校新任教师培养的整体举措。他提到,北京中学高度重视青年教师成长,充分发挥团队优势,通过“师徒结对”“导师双轨制”(学科导师+班主任导师)为新任教师搭建成长支架,同时以“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激发教师内驱力,助力教师快速适应教学岗位。

北京中学书记何剑雄谈到学校关注青年教师的培养,北京中学办学12年来规模快速扩张,在帮助教师从“知识型人才”向“合格教师”转型方面,期待与学院深化合作,为教师争取更多学习与展示的机会。

教师发展学院张东主任代表指导团队反馈调研结果。他指出,从本次听课与访谈情况来看,北京中学新任教师已基本达成“站稳讲台”的培养目标——能撰写规范教学设计、会上符合学习规律的课。这得益于学校完善的团队培养机制与浓厚的教研氛围。同时,他对新任教师从加强备课研究、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重视学生思维品质培养三个方面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提出建议。张东主任还反馈了学校教师参加北京市“启航杯”、朝阳区“扬帆杯”比赛的有关数据,希望学校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锻炼交流的学习机会,推动教师群体整体进步。

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于永强从区域新教师规范化培养要求与长效合作机制出发,指出新教师培养是学院与学校的共同责任。根据北京市和朝阳区相关文件要求,新教师需要完成三年规范化培养,达成“三年两证”的递进式培训任务。为此,学院持续提供着专家支撑与课程资源,帮助新教师顺利的完成角色转换,自觉践行职业规范,掌握最新教育教学理论、学科教学知识与专业技能,形成较强教书育人能力。

于副院长表示,教师发展学院始终以教师为服务对象,以发展为专业前端引领,积极优化“学院”与“学校”联通,依托学院“新教师培训-拔尖青年教师后备人才培养-骨干教师工作坊-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培训基地”等众多培养专项和平台,提升教师们教育教学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与学校共同肩负起朝阳教育强区的建设使命。

活动最后,周端焱副校长代表北京中学感谢学院团队的精准指导。他表示,学校将认真梳理本次指导意见,优化校本研修方案,尤其在“备课指导”“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等方面加大力度;同时积极对接学院资源,推动青年教师培训基地落地,为教师成长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此次追踪指导活动,既是朝阳区新任教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实践,也是学院与学校协同育人的深度互动。未来,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将持续以 “唤醒自觉、激发内驱、专业赋能”为理念,深化与区域内学校的合作,通过常态化追踪指导、个性化专业支持,助力新任教师快速成长,为朝阳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责任编辑:(联媒教育热点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