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媒教育热点网 > 基础教育 > 清华北大“双料学霸”李永乐

清华北大“双料学霸”李永乐

发布时间:2025/7/20 来源:联媒教育热点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清华北大“双料学霸”李永乐,去外企求职却屡屡碰壁,一气之下转身走进人大附中,应聘月薪4000块的高中老师。校长一看他的简历,当场懵了:“我们学校的月薪只有4000块,你真的愿意来吗?”这事搁谁谁不愣神?一个顶级名校出来的高材生,怎么就愿意进普通中学拿这点工资当老师了?
要知道,李永乐可是实打实的学霸,从小学习就没让人操过心,尤其是物理,那简直是他的主场。高考的时候直接保送北大,研究生还进了清华物理系继续深造,双名校学历,谁看了不说一句“别人家孩子”?按理说,这样的人毕业后去哪不抢着要?可是李永乐偏偏“卡”在了一个点——他不接受加班。
他面试了美国高盛、日本索尼这些顶级企业,都是因为不愿意加班,最后被拒。你说他不行吧,人家是金字塔顶的学霸;你说他太倔吧,他确实骨子里有一股清高。眼看着一路拼到高峰,却找不到方向,李永乐开始陷入迷茫。这个时候,父亲给他提了个建议:“你不是喜欢物理吗?那你去教书,把你的本事教给孩子们,授人以渔,比啥都实在。”
这话点醒了他。他想了想,自己热爱的东西,如果能让更多人理解、喜欢,那就不是一种牺牲,而是一种价值的延续。于是他带着简历,走进了人大附中,开始了自己的教师之路。
刚开始,校长都不信这是真的。一个清华北大双料的高材生,真的愿意拿4000块工资给中学生讲课?李永乐却很坚定,他说:“做教育,是我想做的事。”
说干就干,李永乐一上讲台,简直“天神下凡”。很多学生原本一听到“物理”就头大,觉得那是天书,但到了他课上,大家全都不想下课。他用生活中的例子讲力学,用幽默段子解释电磁场,把复杂公式变成故事场景。什么热胀冷缩、电磁感应、量子力学……他都能讲得像在看一场脱口秀。
学生们不再“死记硬背”,而是“眼睛放光”。人大附中没过几年,全国物理竞赛中就拿下了二十多个一等奖,理论第一、实验第一,统统都是李永乐教出来的。他不仅成了学生最爱的老师,也成了家长口中的“物理神人”。不少原本成绩吊车尾的学生,经过他一带,仿佛打开了任督二脉,最终考进清华、北大。他的课堂成了“起死回生”的地方,他本人也被大家亲切称为“差生救星”。
8年时间,他带出200多个清北学生,10多个物理奥赛金牌。这样的成绩,不靠鸡血鸡汤,也不靠题海战术,靠的就是“让学生真正喜欢物理”。
201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把他的一节课录了下来,发到了网上。结果一夜之间爆红,评论区炸开了锅,网友纷纷感慨:“如果我当年遇到的是李永乐,可能我早就拿下清华了!”“他讲的物理太有趣了,比我们老师有趣一万倍!”看到这么多孩子在网络上对物理望而却步,李永乐决定干脆把“教书这件事”搬上网络,让更多人听得懂、学得会。
于是,李永乐的“网课人生”就此开启。他不仅讲物理,还讲天文、科技、哲学、经济,甚至连人工智能、元宇宙都能聊出花。他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知识博主”,却丝毫没有“网红浮躁”,反而让更多人爱上了学习、爱上了科学。
家长们经常留言问他:“李老师,您怎么能让学生物理成绩提高那么多?”他的回答很简单:“不要急着讲题,要先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到物理的乐趣。”原来,学习从来都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兴趣”。
李永乐发现,很多孩子其实是从初中才开始接触物理,可这时基础已经落下了,父母又缺乏理科背景,根本帮不上忙,久而久之,孩子就排斥了物理。而一旦孩子对物理产生了抵触情绪,后面无论怎么努力,都事倍功半。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李永乐和一批物理名师,强烈推荐了这样一套书——《这才是孩子爱看的漫画物理》。
这套书一共有6本,是著名科普作家别莱利曼的代表作。他本身就擅长把“复杂的科学”讲成“好玩的故事”,这套漫画书把他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你别看是漫画,内容可一点不含糊,讲的是实打实的物理知识。比如孩子经常问:“为什么冰棍会化?”“暖气为什么能让屋子热?”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都有严谨的物理原理,而这套书就是把这些知识,用最贴近孩子思维的方式展现出来。
更难得的是,这些漫画并不“低幼”,而是专门为小学高年级到初中阶段的孩子设计,既不会太难让人望而却步,也不会太浅让人觉得幼稚,刚刚好卡在“兴趣启蒙+知识延展”的黄金点。
很多家长表示,孩子一看就停不下来,不仅物理成绩上来了,还主动去网上看李永乐的科普视频,真正实现了“从厌学到自驱”。
所以,如果你也希望孩子在未来的理科道路上越走越稳,如果你也想让他们对物理不再害怕、而是产生好奇,那么这套《这才是孩子爱看的漫画物理》一定不能错过。
这不是普通的漫画,而是孩子打开物理世界大门的钥匙,是为他们点燃科学梦想的火种。
还在苦恼孩子物理成绩提不上去?与其刷题刷到崩溃,不如换个方式,从“兴趣”入手,让孩子自己爱上学习。
现在入手这套漫画物理书,只需要一顿饭钱,收获的却可能是孩子一生受益的学习动力。

责任编辑:(联媒教育热点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