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切实推进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实施,探究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2025年6月13日,北京教育学院汉字教学研究中心年度论坛(第二届),聚焦语文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研讨会大兴分论坛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大兴实验学校顺利开展。参加本次活动的专家领导有北京教育学院教授、著名特级教师李怀源,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郝婧坤,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教研员肖莉,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田娟、小学语文教研员王瑜、小学语文教研员赵海霞,以及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大兴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房炳云、副校长姚林涛,以及大兴区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的骨干教师代表。活动由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语文教研员王瑜老师主持。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著名特级教师李怀源,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田娟分别为本次活动致辞。李怀源教授强调了本届论坛对于探索儿童文学作品教学新路径,助力语文教育研究新发展的重要意义。田娟副校长代表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对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并寄语所有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征途上不懈前行,为新时代人才的培养贡献智慧与力量。
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语文教研员王瑜老师以“设计思维可视化任务,推进儿童文学阅读”为题进行经验分享,进一步深化了教师对阅读思维可视化的理解。
北京小学大兴分校亦庄分校刘俊峰老师执教《池上》。刘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进池塘,体会诗中小娃采莲的乐趣并结合生活实际切身体会夏天的美好。教学过程中将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巧妙融合,通过汉字的形旁理解词语意思,设计十分巧妙。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大兴实验学校臧雪彤老师执教整本书阅读《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读中推进课。臧老师通过AI角色对话、小组讨论和情节赏析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角色特征及冲突背景,初步感知狐狸爸爸的了不起之处。同时,通过开放性议题探讨,激发学生思辨能力,促进深度阅读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持续阅读的兴趣。
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的许晓芝老师与五年级学生共读《大运河送来爷爷的车》。阅读中,孩子们在妙趣横生的猜读环节中兴致盎然,以“自行车经过的城市”为线索,探索每一行程中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文化符号等,在图文共读中感受人与人之间朴素的情感,更透过大运河这条脉络,深入了解其作为文明纽带的独特文化价值,让千年运河的故事在童心中绽放出新的光彩。
课后,李怀源老师、郝婧坤老师、肖莉老师围绕三节现场课展开专家沙龙议课。三位专家对三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结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水平,提出了中肯的建设性意见,为与会教师的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
此次活动不仅是对语文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的一次有益探索,更为推动区域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创新发展的理念,为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