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张国富名师工作室开展了一场以“双减背景下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参与此次活动的领导有学校孔磊书记,孙芳副校长,科技副校长俞林军老师,还有十八里店片长李保晨老师及片区内科学教师,更有远道而来的江西教育集团的代表老师共50余人。
活动伊始,李振宇老师执教的《控制小车运动》一课,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生活情境。通过互动探究环节,学生们寻找让小车动起来的方法,深入探讨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因果关系。课堂巧妙的设计将学生的探究活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实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紧接着,陈龙主任带来了《火箭升空》一课。在这堂课中,陈主任结合航天科技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火箭升空、气球小车、水瓶旋转(自制教具)和水火箭在运动时的反冲现象,层层递进的课堂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们不仅学会了科学思维方法,还在制作小火箭的活动中大显身手,进一步巩固了学习
在交流研讨环节,参会教师们围绕两节课,展开了深入讨论,从教学方法到学生兴趣培养,再到科学素养的提升,每一个话题都引发了广泛的共鸣。教师们一致认为,科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维的启迪和能力的培养效果
张国富老师结合两节科学课程设计初衷,从“双减”政策的提出和意义入手,深入剖析了科学教育在实现“双减”目标中应发挥的作用。他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张老师强调,科学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打破学生“被兴趣”的现象,增强科学教育的浓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教结合协同育人,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
特级教师俞林军对本次活动和两位教师的授课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认为,两节课主题突出、准备充分、学科逻辑性强。这次活动不仅展示了科学教育的创新性,更体现了教师们在“双减”政策下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俞老师鼓励大家继续努力,为学生创造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真正地落实提质减负的政策,为培养更多具有科学素养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正如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所说:“科学工作需要有创新精神,要敢于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在“双减”背景下,科学教育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探索中成长,在实践中进步。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们的美好未来添砖加瓦!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科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过程。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每一位科学教师都在努力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为孩子们的成长铺就一条光明的道路。让我们共同期待,科学教育的明天更加美好!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