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服务中小学校科学教育的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需求,实现馆校合作协同育人。2024年6月,北京科学中心的老师来到附小,利用课后一小时的时间,为学生们带来了《
未来工程师》和《情报密探》课程。
在《未来工程师》课程是由太阳能小车、回力小车、三峡连通器、潜水艇的眼睛四课内容组成。
在太阳能小车一课中,学生穿越未来,成为了一名小小工程师。学生们仔细的观察着每一个零部件,热情地组装着手中的模型小车,对于未来车辆的发展,学生们充满期待。在组装中,同学们互相合作,互相帮助,最终一辆辆酷炫小车诞生。
在回力小车一课中,学生们在老师的引领下,体验气球所带来的反冲的力量,用纸板剪裁小车车轮、车身,制作出小车的主体结构,利用气球和吸管组装小车的动力装置。制作完成的同学迫不及待地去进行测试,然而让小车动起来还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收获成
在三峡连通器一课中,同学们不仅惊讶于三峡的雄伟与壮观,更加钦佩三峡船闸的设计。同学们利用注射器、软管、颜料和水,制作出连通器模型,兴奋地用这套装置模拟着连通器的工作原理。还有同学在模拟的同时,不断尝试,发现堵住连通器出气口又会出现新的现象。愉快的氛围,让同学们整堂课都在不断思考、探究在洞晓海外——潜水艇的眼睛一课中,学生了解潜望镜的工作原理以及它是如何观察海面上的情况。学生通过了解光的反射原理,理解了潜望镜的工作原理。他们拿起手中的纸板,设计潜望镜的外围。有的同学利用自己看到的牙膏盒,将潜望镜镜筒制作成长方形盒子,还有的同学改变镜筒尺寸,使镜片与潜望镜镜筒尺寸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情报密探》课程由无字天书、电报机、莫斯密码和探索密码奥秘四个内容组成。
在无字天书一课中,孩子们跨越时间的长河,化身为一名古代情报的传递者。为确保情报的保密性,孩子们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对情报进行“隐身”。有的同学选择用白醋和小苏打的方法,有的同学选择用白醋写字然后火烤的方法。这其中孩子们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最终制作出一张“无字”的情报。
在电报机一课中,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简易电报机。四年级的孩子们刚刚学过简单电路,将电池、开关、二极管和蜂鸣器组装起来不是难事。但在组装中,孩子们还是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如何将导线进行合理布置,从而让作品更美观;还有二极管和蜂鸣器如何连接起来。带着这些问题,孩子们或三五个求助老师,或小组合作寻找解决的方法。随着“滴答”声响的出现,孩子们的发报机制作成功了。在摩斯电码一课中,孩子们化身一名谍报人员,利用刚刚制作好的摩尔斯发报机敲击出:“--- --。。。。”“-- --- 。。。。”“----- ”翻译过来就是“440(谢谢你)”。除此之外,孩子们还利用在无线电测向社团中所学的摩尔斯电码敲击出:“7319(天长地久)”“756(辛苦了)”。此时,摩尔斯密码对孩子们不在神秘,而是成为孩子们传递信息的新方式在探索密码奥秘一课中,孩子们从斯巴达密码棒的故事受到启发,通过凯撒密码将传递的信息进行加密,变成真正的密码。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孩子出示一个加密后的信息,邀请其他同学进行解密,在指定的时间中,看谁破解的密码最多。看,这位同学手里的密码代表什么意义呢?不妨走进附小的无线电测向社团,一起感受无线电的奥秘啦。此次专家送课进校园活动圆满结束,感谢北京科学院的高老师为学子们带来的宝贵机会。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的精彩活动,继续启迪智慧之旅。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