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媒教育热点网 > 基础教育 >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朝阳实验小学简介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朝阳实验小学简介

发布时间:2024/11/16 来源:联媒教育热点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朝阳实验小学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垡头地区,毗邻欢乐谷,前身是北京市华侨城黄冈中学小学部。2013年6月3日,朝阳区教委与首都师范大学签署了联合办学协议,8月12日经朝阳区人民政府批准,将学校命名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朝阳实验小学”,成为朝阳区教委在东南部地区办的第一所直属小学。2014年9月,位于翠成馨园E区的一个新校址正式启用,学校开始了“一校两址”办学。2015年4月,朝阳区教委资源整合,又将原垡头小学、垡头第二小学并入学校,形成了一校四址的办学规模。由于生源增多,学校还借有一址办学。目前,学校五个校址,分别为翠成北校区、翠成南校区、金蝉南校区、金蝉北校区、金蝉东校区(借址)。共有101个教学班,近3600名学生。2020年4月,原小武基小学作为独立法人校与我校一体化办学,自此,学校走向了集团化办学发展之路。


学校提出“让每个人都精彩”的办学理念,围绕“一个核心”—

—以每位师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核心;培养“两个意识”——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落实“三个学会”——会玩、会学、会友;培养“四个具有”——具有一身好体魄、一手好书法、一副好口才和一门好才艺。学校办学理念落实在多元课程构建、多彩活动设计、实效课堂改革、精彩团队建设和校园文化营造等方面,有效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健康成长,推进学校教育的优质发展。

学校非常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现有教师24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2人,中级职称教师105人 ,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8.1%;市区级骨干教师81人,占教师总数的34.3%。学校教师团队师德高尚、和谐有爱、积极进取,专业发展。学生在教师的培养下,身心健康、文明有礼、博爱乐学、自信阳光。

学校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内涵,以国际文化为外延,开设了文体类、

艺术类、科技类、实践活动类等90门特色课程。舞蹈、合唱等项目曾获得过国际奖项;机器人、棒球、健美操等项目多次获得全国奖项;管乐、足球、手球等项目多次获得市区级奖项。学校还是全国“非遗”项目实验学校、全国绿色生态学校、北京市棒球、手球、健美操传统项目校、北京市知识产权教育试点校、首都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实践基地、首都师范大学百校联盟会员学校、《中国娃》传统文化项目教学实践基地、朝阳区小学生阅读素养提升项目实验基地。学校积极探索国际化教育新途径,开设了多样主题的国内外研学课程,还与国内外12所学校建立了手拉手合作关系。

近几年学校发展迅猛,被评为中国青少年信息技术创新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施先进学校、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卓越团队、可持续发展教育示范校、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京城教改创新领军小学、引领京城教育品牌小学、京城基础教育百强学校、京城德育建设品牌学校、北京市脚斗娃、足球特色校、朝阳区小学素质教育示范校、朝阳区教育外事窗口学校、朝阳区文化建设示范校。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朝阳实验小学分校(原小武基小学),始建于1949年,前身为北京市十一区(南苑区)南杨庄小学。学校坐落于萧太后河边,北临欢乐谷,东临东南四环。占地面积6575平方米,建筑面积1715平方米,普通教室18间,专用教室8间。办学理念:五彩教育,为和美人生奠基。办学目标:聚五彩描绘美丽童年,强五基助力和美人生。五彩筑五基:做人守规矩、做事勇担当、锻炼强身心、学习爱思考、往来善交友。

近年来,学校落实“五彩教育”文化主题,“五彩学园”建设基本完成。桃、李、松、竹等七园和主通道的布置,使校园景观更加优美,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和初心,积极探索新时期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书育人能力。目前有教职工40人,10个教学班级,学生188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朝阳区优秀青年教师5人,朝阳区优秀青年班主任1人,朝阳区拔尖人才1人。

2020年4月30日,学校纳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朝阳实验小学集团,实行一体化管理,更名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朝阳实验小学分校,独立法人单位。学校借助资源调整改革东风,与首师大附属朝阳实验小学一起携手成长,共同进步,开启区域优质均衡发展新篇章。

近年所获奖项:朝阳区“劳动教育奖状”、朝阳区“巾帼建功先进集体”、朝阳区综合素质评价优秀校、朝阳区中小学生艺术节管乐金奖、北京市文明校园、全国管乐展演优秀乐团,全国中小学生书法、绘画优秀组织奖等。

 

责任编辑:(联媒教育热点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