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热点网 > 留学资讯 > 美国留学 丨 听说人家19岁保研北大,你又焦虑了?

美国留学 丨 听说人家19岁保研北大,你又焦虑了?

发布时间:2019/12/5来源:教育热点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最近,“ 19 岁女生保研北大”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这位 00 年出生的小姑娘徐升手握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 8 所高校的 offer ,是名副其实的“别人家孩子”。

大家调侃的同时,也有网友黯淡表示:“人家 19 岁就能读北大研究生了,而自己 22 了还在迷茫不知道干什么。”此言一出,更多同年龄层的人纷纷回应,为考研爆肝学习,为找工作焦头烂额,每天看着朋友圈里同学拿到的 offer 焦虑得不行,为什么别人都这么优秀啊!

无独有偶,南科大的化学学霸胡启锟本科刚刚毕业,就已经手握 9 篇一作论文,并且都发表在一区 top 期刊上, 4 篇被选为封面;两项国家专利正在审核中;剑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多伦多大学 Ph.D. 口头 offer 拿到手软……

小编不由得感慨一句,这种“同辈压力”( Peer Pressure )带来的焦虑常常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那我们要如何应对呢?

为什么会产生“同辈压力”?
“同辈压力”即是:同辈人互相比较中产生的心理压力,一个同辈人团体对个人施加影响,会促使个人改变其态度、价值观或行为使其遵守团体准则。换句话说,其实就是有对比就有“伤害”。

以这位 19 岁保研北大的徐升为例,她的优秀对于同龄人来说,如同一颗石子投进湖中,激起了同龄朋友们内心的涟漪——他们开始对自己的“不优秀”感到抱歉与焦虑,甚至是开始采取一些行动向她看齐。

你曾经承受过哪些“同辈压力”?
“每个人都有坚定的路要走,只有我还在迷茫”

@盐焗月亮:我考完研之后,来到实验室里的压力一直特别大。本科没我好的师兄跟着导师发了论文,跟我一起进来的同学上手比我快很多,快毕业的学姐正在准备申请国外常青藤的博士……大家都好强,而我却不知道自己的路在哪里,常常反思自己究竟差在哪里。

“最引以为傲的成绩只是别人的起点”

@hhhhappy:本来以为自己申请到美国一所不错的学校,已经在同龄人中算是优秀的了,但到了美国才发现,自己没办法很好地融进这个留学圈,而且一直引以为傲的英语水平,在国外的留学圈子里也是分分钟被碾压的程度,很多比我小的学生口语发音和流畅度都比我好。

“明明同一起点出发,为什么人家走得又快又远”

@随风:大四结束离开学校了,有的同学保研、考研成功了,即将进入另一所学校继续学生生涯,有的同学找到了很好的工作,早就经济独立很久了,而自己现在没打算深造,找到的工作也远不如其他同学。好像所有人都比自己强的状态太让人难受了。

“我知道他很优秀,但你们不要拿我比较了”

@下一个夏天:初中的时候,我一直是班上成绩最好的,也是其他家长老师口里的“别人家孩子”。可到了初三,班上转来了一位新同学,第一次月考就考了第一名,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后来每次的大考小考中,他都遥遥领先,成了同学讨论的重点人物。甚至是班上同学跟其他班级说起他的时候,都要扯上我:“我们班新来的同学学习特别好,比 xx (我)考得还高呢!”他越优秀,我的压力就越大。整个人身上的负面情绪特别多,甚至产生了成绩下滑的现象。

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将那些被世俗社会认可的同龄人推送到我们面前,以往自己只需要在一个班集体或者是校园内和同龄人进行比较,但现在在社交平台上你会看到数不清的优秀年轻人,然后产生焦虑心理:所有人都享受着精彩纷呈的人生,只有自己是失败的。

这种心理的产生除了外界的影响外,还有自己内心的因素:自我认知程度不够。自我认知程度不够带来的,是我们对自己定位不够准确,也可以说是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当我们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与外界进行比较的时候,往往会把注意力的落脚点放在自己身上,一旦不如别人,就会产生挫败感。

小编身边有一位在读研的学医的朋友,他打算未来继续考博,但当他看到其他专业的朋友本科毕业后都纷纷投入工作经济独立后,产生了深深的焦虑与自责,认为自己跟同龄人比差太多了。但这明显是两类不一样的人,怎么能拿到同一个框架内进行比较呢?

当我们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时候,请多多问自己几个问题:

● 我所比较的内容是合理的吗?

● 我是否在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

● 我选择比较的对象或者是具体方面是否过于单一?

当我们提高了自我认知程度,在面临同辈压力的时候,焦虑感将大大降低。

“人前显贵”的优秀同龄人,也在“人后受罪”
徐升的北大 offer 可不是随便一投就成功的。 19 岁的她的申请之路也异常艰难。虽然成绩优异,也参加过很多比赛拿过奖,但保研这条路也让徐升大呼:“我太难了。”自从今年 5 月确定获取保研资格后,徐升就开始准备保研事宜:整理材料、查找学校、投递申请、参加高校夏令营……

“整个 7 月,我面试了 5 所大学,先后赶往南京、武汉、北京参加复试。到了 9 月,我又面试了 4 所大学,到南京、北京、杭州参加复试。”徐升接受采访时,这样回顾自己的申请之路。除了舟车劳顿,徐升每次复试前,都要根据学校的研究方向进行深度复习,反复背诵专业书籍。

这样的状态她从 7 月一直持续到 9 月,直到北京大学的拟录取通知正式确定后,她的保研之旅才告一段落。即使是大家眼中如此优秀的她,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复试关也是历尽艰辛。更不用说徐升在获得保研资格之前所付出的努力了。

棕榈也有很多学员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学员 W 一开始决定留学的时候,英语四级还没过,但她已经大三了。 W 没有因为这一点放弃,而是开始专攻英语,刷雅思成绩。其他方面也是根据导师的建议一点点进行背景提升,准备更周全的申请材料,慢慢地离梦校的要求越来越近……

努力的结果最后呈现在朋友圈里的,就是被大家看到的那张 offer ,而那个在许多深夜里奋笔疾书的背影,则留在了她的心底成了最美好的回忆。

如果将为梦想拼搏比喻成“渡劫”,那么经历了“渡劫”的你,也可能成为别人眼中的天之骄子。与其在角落里忍受着“同辈压力”带来的焦虑,不如从现在开始鞭策自己,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如何看待“同辈压力”?
同辈压力向来不少见,在申请者中更是分外普遍。

申请的过程中,怎么看待同辈压力带来的焦虑呢?异国他乡的生活环境,语言不通的学习环境,我们很容易因此产生负面情绪。而面对着那么多形色各异的同龄人,同辈压力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那我们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被同辈压力带来的焦虑所控制呢?

将同辈压力看做动力
实际上,我们只会在比自己优秀的人身上感受到同辈压力,而且我们也会明确地感受到是什么给我们带来了压力。

语言课上,身边说着流利外语的同学让你自叹不如;实践课上,熟练操作着实验器材的班级大神让你慨叹“牛人太多”;辩论比赛时,对方辩手的滔滔不绝侃侃而谈又让你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些同辈压力是优秀的指示标,我们可以利用起来,化作自己学习努力的方向。口语不如别人,多练;实验做得不好,多反思;辩论打不赢,多总结!

一个个同辈压力在还没来得及变成焦虑压垮你之前,你就将它化成了自我提升的指向标,那么它带给你的正面作用将越来越大。

抢时间线,在 DDL 焦虑之前转移压力
无论是对国内大学生还是留学党来说, DDL 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成为一道焦虑的催命符。

当大家都被分配到相同的任务的时候,在 DDL 迫近前,你发现别人的进度比自己快很多甚至是已经完成了工作,此时就会产生一种焦虑感。这种焦虑甚至会进一步演化成同辈压力——别人都这么强,而自己连任务都不能按时完成。

所以要想减轻这种同辈压力,有一种直接高效的方法:抢时间,在 DDL 迫近前解决事情。这样一来,在大家都在赶DDL 的时候,你就已经走在他们的前面了。

目光适当向下看,不要只盯着大神
同辈压力往往是自己看来比自己优秀很多的人带来的。当我们一旦产生自己不如别人的情绪,焦虑也就产生了。

我们应该学会将目光放宽,学会向下看: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状况不如自己的人,或者说,在某个方面,你已经超过很多人了。

增加自己的比较对象可以更加有效地明确自己的定位。比如,准备申请出国的你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不要总是把成绩和那些准备了更长时间的“大神”相比,由此产生消极情绪,而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的水平,定一个够得着的目标一点一点进步。

因为我们生活在群体中,所以同辈压力是无可避免的。即使成功如马云,也会有觉得自己做得不如别人的地方。这个时候,你一定要认清自己,不要随波逐流地追逐别人,不要被压力裹挟进不必要的竞争,当然也不要对外界充耳不闻一味逃避。而是要做到化焦虑为燃料,让同辈压力成为你的助力。

来源:该文章转自搜狐教育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教育热点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