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热点网 > 校长风采 > 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外国语学校创办人林敏校长

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外国语学校创办人林敏校长

发布时间:2017/8/7来源:教育热点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01

中国情怀使然,回国办学12载

林敏校长说,虽然1982年就出国了,去了欧洲,读硕士、博士,又到新西兰一所国立大学教书,在国外生活二十年,读书教书,确实也了解了西方主流社会他们教育文化社会。但始终觉得自己和生长的土地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很希望将来能有机会回到中国来做点事。2005年,松江正在开发一个大学城,需要有一些较好的教育资源,所以就在这创办了西外学校。在这12年的办学里,从第一年几百个学生,几十个教职员工,到今天有五千多个中外师生,创办到现在确实是很不容易的。

02

西外学校坚持培养学生成为“全球公民”

林校长说,国际化的双语人才,叫“全球公民”。中文是母语,但同时英文也变成母语或者准母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坚持中国身份认同的前提下,变成一个国际化的人才是“全球公民”。中国的学生首先要把中国的身份,中国的语言,中国的社会和这片土地作为基本认同基础,因为这是安身立命的根基。然后要有自信和自尊,这样才能更开放,更包容。例如现在好多在美国读书的小留学生,他们不和美国人来往,在全是中国人的小圈子里生活,只上课的时候,才跟老师同学交流。这样的学习是有非常大的局限性的。这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现。越是国际化的人才,越自信,而且从来没有一个所谓国际化的人才,是没有一个身份认同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03

开设双语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力

林校长认为,国际化课程,一定要是双语的。首先要把中国的语言文化学好,在这个基础上再把英语学好,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力,所以在西外是双班主任。学校里,半天学习中国国家规定的课程,半天学习其他整合在的课程,作为校本国际化的补充课程。在这个基础上,来培养孩子的一种真正的全球国际化的意识和视野。中国的课堂是高结构高控制的,基础知识的扎实,对应试是非常有效的。但西方的课堂是让孩子去探索发现,他们实际操作力超过我们,那么这些是需要在西方的低结构低控制的课堂当中慢慢培养出来的。如果都是高结构高控制,那孩子永远跟着老师走,但低结构低控制的课堂的缺陷是就是基础知识不一定很扎实。真正好的国际化教育,是要培养孩子这两种看上去是矛盾、对立、不相融合的能力和素质,但实际上一个真正的一流国际化人才,这两种能力素质都要有。

责任编辑:(教育热点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