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淮安市清河中学坚持以人为本,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当作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学校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加强对教师的引导和培训,为教师搭建发展创造的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现有正高级教师3人,特级教师3人,特级教师培养对象3人,高级教师88人,市、区级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8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27人。形成了一支以名师为龙头、骨干教师为主力、青年教师为梯队的优秀教师团队。
引领学习研究新风尚。让教育充满研究,让研究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在实践中,淮安市清河中学从教师发展的内在需求出发为教师创设了专业发展的常态化学习氛围,让每位教师在学习反思中审视自我,在课题研究中发现自我,在追求卓越中超越自我。学校始终坚持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确立了一系列课题,侧重从新课程理念、校本课程、教材研究、教师角色、学生主体地位、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学校坚持以课题研究推进课程改革,以省规划办立项课题《“自主对话”的课堂教学模式操作过程的研究》研究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探索建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每年开展一次以“自主对话·打造绿色生命课堂”为主题的课堂教学展示与主题研讨活动,积极践行“自主对话”的教学理念,建构焕发生命活力、充满人文情怀、闪耀智慧光芒、洋溢成长气息的生态课堂。学校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协会授予“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称号,被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学校教师承担的《基于重建教师专业能力进行课例反思的行动研究》《高中数学学困生现状、成因及其对策的研究》等9项省级课题已经结题。学校还承担了《高中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高中阶段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等4项国家级课题;《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等10项省级课题,《培养高中学生形成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高中物理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等17项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
探寻专业发展新路径。“订单式培训”是淮安市清河中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举措。学校依托江苏省师培中心、课堂教学研究中心的专业研究学术优势、专家团队优势、教育资源优势等,聚集省内外教学一线的一流专家给清河中学一线教师组建名师工作室。每个工作室聘请两名专家担任导师。导师每学期至少两次走进清河中学教师课堂,或者带领教师走进名师课堂,指导教师观察课堂、思考课堂、诊断课堂、改进课堂。通过对课堂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解剖和诊断,提出指导意见;通过计划内的有效指导,切实提高名师工作室成员课堂教学素养。导师对名师工作室成员教科研论文写作,给予及时细致指导。导师还根据工作室成员在教育教学实践领域存在的难题,结合自己所研究的领域、重点和课题,确定具有鲜明个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的教育实践性的研究课题并研制方案;所有成员都参加导师自己的课题开展研究,或参与导师推荐专家的在研课题研究。围绕学科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等,为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教学引领、教师培训、出版支持、论文指导、课题研究等一系列服务,极大程度提高了培训教师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满足了参训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助推了清河中学教师积极进取、主动成长的学习氛围,一大批教师脱颖而出。
建构生命成长新生活。教育始于生命,达于精神。学校对教师生命的关注、对其发展的尊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基和土壤。清河中学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教师的基本生存需要及更高层次的成长需要、自我满足的需要,给教师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营造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良性生态环境;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帮助教师克服专业成长过程中的惰性,激发教师向上的信心、勇气和动力,追求卓越,成就事业。培养他们参与意识和奉献精神,使学校成为教师的另一个家园,成为教师力量的源泉和教师发展的生命平台,为教师的生命发展提供能源。
清河中学坚信教育让生命更精彩的哲学理念,坚持以“学校发展与教师的自我发展双赢”为目标,把教师自我发展的目标与学校发展的目标结合起来,把教师服务性的付出与自我锻炼提高结合起来。通过岗位能力展示使教师创造性地工作,不仅使学生获得成功,而且感受到自我发展带来的乐趣。学校不仅关注教师的工作状况和业务状况,而且从培养完整的人的角度全方位关注教师的成长,给予情感关注。学校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学习考察,开阔眼界;定期开展教师沙龙,交流互助;开设热点讲座,提升品位;建设教师咖啡屋、心灵驿站、健身房,营造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组织班主任开展拓展训练,在美丽的大自然中,领略美好风景,放飞心灵;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让教师的教育生活充满诗意与精彩。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与本站联系。